booking icon
Booking
doctors icon
Doctors
Services icon
Services
contact icon
Contact
blue search icon
Search

Latest Health Information

03 Jan 2020

Dr. YUEN Mae Ann Michele 病向淺中醫

早前,七十多歲的高先生(化名)連續數天發燒,小便時更劇痛陣陣,遂急忙求醫。檢查發現,他的尿道感染嚴重,並已引發腎炎,醫生建議他留院觀察。經過多項檢查後,醫生很快找出尿道感染的元凶︱高血糖。

入院時,高先生的血糖達二十七度。數天後,他再次抽血,其糖化血紅素為百分之十二,反映他過去三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應在十五至十六度之間*。

原來,早在十年前,高先生已經知道自己血糖偏高,當時他的空腹血糖值為七點六度,已可確診糖尿病。不過,礙於他對藥物存有種種誤解,擔心一旦用藥後便「變成」糖尿病,故拒絕用藥,下定決心以「意志」減食戰勝糖尿病,結果導致這次的併發症,才驚覺為時已晚。

由於高先生的血糖超高,他住院期間須使用高劑量的胰島素,血糖方稍為回落。出院後三個月,他仍須注射胰島素,配合適當的飲食及運動調控,血糖終得以控制,可改用口服降糖藥物,惟劑量亦比一般糖尿病初患者高。

不少患者都如高先生般,不願用藥,以為糖尿病可由自己控制,不惜嘗試各種方法,例如胡亂減食、超量運動、甚至用偏方草藥來自行對抗糖尿病,可惜病情不但沒有改善,更可能隨着時日惡化。事實上,糖尿病與基因息息相關,又與肥胖等後天因素互為因果,令身體產生胰島素阻抗,即使胰臟分泌大量胰島素,仍未必足以控制血糖,患者也無法單靠自身擊退糖尿病。

「病向淺中醫」是亙古不變的道理,血糖問題也一樣,愈早發現及處理,成效就會愈顯著,甚至未必演變成糖尿病。

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確診十年前,雖然血糖仍然正常,但體內胰島素濃度會遠高於正常水平,意味着身體已出現胰島素阻抗,胰臟才會分泌過量胰島素。若他們能在這個階段適當地改善生活習慣,包括注意飲食、恆常運動、控制體重,可以提高胰島素敏感度,減低胰臟負荷。

若已患上糖尿病,患者更不能諱疾忌醫。及早治療,既可保護剩餘的胰臟細胞,也可避免出現糖尿病酮酸中毒、高血糖昏迷等緊急情況,或患上心臟病、腎衰竭等併發症。近年,糖尿病口服藥及針劑藥物治療都有突破性發展,大部分不會引致肥胖、低血糖等問題,患者毋須因為憂慮副作用而抗拒用藥。

當然,藥物再進步,患者也不能忽略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只有持之以恆,結合飲食、運動及藥物治療,患者便能駕馭自己的血糖。

*註:正常空腹血糖值應介乎四至六度;糖化血紅素則應低於百分之七。

https://eastweek.my-magazine.me/main/93201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East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