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ing icon
Booking
doctors icon
Doctors
Services icon
Services
contact icon
Contact
blue search icon
Search

Latest Health Information

13 Jun 2020

Dr. CHEUNG Wai Yin Eddie 多動兒的靜態選擇

(Chinese version only)

從前,小朋友上課時擅自離座叫喊去騷擾同學,或無法集中精神做功課,往往被視為頑皮搗蛋王;不過,近年大眾對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的認識增加,逐漸明白這些小朋友的衝動活躍舉動,可能是由ADHD所致。

有研究指出,香港約有6.4%的兒童及青少年患有ADHD;與此同時,香港大學的研究發現於二○○一至二○一五年期間,香港ADHD兒童的用藥量大幅增加了三十六倍,這顯示大眾對ADHD的接受程度明顯提升,家長願意帶子女求診及讓子女接受藥物治療。

誠然,藥物是治療ADHD的主要方法之一。研究表示患者服藥後,專注力出現明顯改善,過度活躍及衝動行為也大幅減少。不過,此類藥物會帶來食慾不振、體重下降、難以入睡、腸胃不適等副作用;此外,長期服用也有機會增加心臟負荷。

事實上,除了藥物治療,醫學界近年亦不斷尋找其他能夠幫助ADHD患者的方案,希望提高整體的治療效果,及減少患者對藥物的依賴,而近年逐漸受到關注的靜觀(mindfulness)訓練便是其中一種。透過靜觀訓練,可讓大腦集中當下的感受,從而留意到分心的情況及導致分心的源頭,這有助平復躁動不安的情緒,找回專注的能力。

曾有人形容ADHD患者的衝動表現,就如一輛在公路快線上高速行走的車輛,遇上突發事情時不自覺地要在短時間作出即時但不一定合適的反應;而靜觀練習則能把患者從快線帶回慢線,以致在面對外界事情時,能夠冷靜有序地作出比較合適的反應。

為了讓活躍衝動的ADHD兒童接受靜觀訓練,訓練模式也得「投其所好」,例如以較動態的伸展運動,讓他們把心思意念,集中於當下的身體感受;又或以「木頭公仔唔準郁」的遊戲形式,讓ADHD兒童輪流擔演「木頭公仔」及「騷擾者」,協助他們分別自我控制及辦識分心源頭等。

儘管目前尚未有足夠的研究證實ADHD患者接受靜觀訓練後,可以毋須服用藥物,但有初步數據顯示,完成靜觀訓練的ADHD患者服藥的劑量及時間也得到減少;此外,患者因ADHD藥物副作用所造成的不安及焦慮,也可以透過靜觀而得到紓緩。

除了ADHD孩子需要靜觀,假如父母也同時接受靜觀訓練,這既增加他們對靜觀的認識,也藉此紓緩照顧ADHD孩子的壓力及情緒困擾,並可覺知及移走對孩子的負面標籤,返回教養孩子的初心,雙管齊下改善親子關係。

(鳴謝:文中有關靜觀的部分,由註冊輔導心理學家吳芷嫣提供)

https://eastweek.my-magazine.me/main/96554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East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