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ing icon
預約服務
doctors icon
醫生
Services icon
服務範圍
contact icon
聯絡
blue search icon
搜尋

最新健康資訊

02 May 2019

【生蛇幾耐好?】黃金72小時服用抗病毒生蛇特效藥-避免生蛇後遺症

生蛇患處刺痛無比,紅疹及水疱難消退,若處理不慎,嚴重可導致失明及失聰等後遺症。據研究顯示,60歲以上長者患生蛇機率比年輕人高出8至10倍,隨年紀愈大及免疫力下降,患者更會普遍出現後遺神經痛症,甚至突然感到觸電、火燒般刺痛。到底生蛇幾耐好?服食生蛇特效藥可否擊退生蛇後遺症?關鍵在於發病後首72小時的治療!

每人一生約有30%機會生蛇  踏入中年風險遞增

俗稱「生蛇」的帶狀皰疹由水痘病毒引致,一般人在年幼時若曾經出過水痘,痊癒後身體會自動產生抗體,令水痘病毒活躍程度降低,但水痘病毒仍會潛伏於神經線,隨著年紀增長和抗體下降而有機會再次發惡,令皮膚長出蛇狀紅疹和水疱。據統計,曾出過水痘人士在一生中約有30%機會生蛇,而在香港曾出過水痘人士有達95%。未曾出過水痘者亦未必能夠倖免,例如在照顧生蛇患者時,就有機會透過接觸患者水疱體液而受到感染。

生蛇常於40至50歲後發生,壓力大、情緒不穩、飲食不均、身體過勞都是發病誘因。免疫力較低人士如長者,因年老體弱,生蛇的風險更比年輕者高8-10倍;糖尿病和高血壓等長期病患者,生蛇風險亦高2至4倍。不少長者因身患多種長期病,往往生蛇殺到埋身卻懵然不知,曾有患者誤以為是濕疹,塗抹藥膏無效才前往求醫,卻錯過最佳治療時機,令後遺症發生的機會大大增加。

 

首72小時服抗病毒藥物  7至10天完成療程

要早日擊退病毒,在出現紅疹後首72小時應果斷求醫。坊間所指的生蛇特效藥,正是針對紅疹出現後首72小時的抗病毒藥物,例如阿昔洛韋(Acyclovir)、泛昔洛韋(Famciclovir)、伐昔洛韋(Valaciclovir),並以發病後48小時內服用的藥效最佳,可抑壓病毒、控制紅疹生長、減低發生後遺神經痛症的機會。

「到底生蛇幾耐好?」許多患者難耐痕癢刺痛,療程才剛開始已忍不住如此追問醫生。特效藥雖有效,但亦需7至10天才可完成療程,期間亦可能引起全身乏力等副作用。醫生每每只能苦口婆心勸籲病人「唔駛急,最緊要快」。對付生蛇,醫生和病人都需要耐心護理,不能急進。患者只需在發現病徵後盡快求醫,然後一切放心交由醫生處理。

患者服用特效藥期間,醫生通常亦會處方口服及外用的抗敏感藥和止痕藥,針對減輕不同程度的痛楚。如病情嚴重至導致失眠,可能需要處方幫助睡眠藥物,減少對患者的生活影響。

生蛇後遺症 | 神經痛症如火灼  老人免疫力低者高危

若生蛇超過72小時仍未獲適切治理,例如紅疹附近已長出較大水疱,表示病毒可能已發惡至較難控制地步,水疱容易穿破,皮膚可能因而潰爛,亦容易引發後遺症,例如急性角膜炎、結膜炎、失明、失聰等。有醫學期刊研究指出,在50歲或以上的生蛇患者中,估計有12.5%人會出現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即生蛇引致的後遺神經痛症。痛症可斷斷續續維持幾個月至數年,不時產生如閃電、針刺、火灼般的神經痛,患者甚至穿衣服時輕輕觸碰到皮膚,都可能引發某處皮膚劇痛。

生蛇後遺神經痛症成因往往是未能及時控制病毒,令神經受到破壞,導致神經過敏。生蛇後遺神經痛症不單影響患者生理健康,亦有機會衍生情緒問題,令生活質素下降。現時沒有單一藥物可持續有效治療生蛇後遺神經痛症,患者需靠不同藥物組合控制痛楚。


認清生蛇常見病徵  接種疫苗防患未然

身體免疫力低的高危一族,包括長者和長期病患者,如懷疑出現生蛇病徵,應及早向醫生求助。展開治療後,應完成整個抗病毒藥療程,降低後遺症風險。以下是常見生蛇病徵:

  • 皮膚出現蛇狀紅疹及帶有水疱
  • 常見位置:背部、腰部、胸部
  • 患處感到灼熱,其後麻痺、刺痛、痕癢
  • 可能出現類似感冒症狀,如疲倦乏力、頭痛、腸胃不適、發燒等

其實對抗生蛇最有效的「特效藥」,就是預防勝於治療。目前最有效預防生蛇方法是注射帶狀疱疹病毒疫苗(俗稱蛇針),接種1針的有效期一般約為10年,建議50歲或以上人士,特別是長者及長期病患者,應考慮盡早接種疫苗,加強保護。


方嘉揚醫生
腦神經科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