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ing icon
Booking
doctors icon
Doctors
Services icon
Services
contact icon
Contact
blue search icon
Search
wechat qrcode close btn

Latest Health Information

19 Aug 2022

Dr. CHOI Wai Lok 腸胃健康|食生果無助解決便秘?肝酵素過高或是肝癌肝硬化先兆

 (Chinese version only)

便秘問題可能困擾不少缺乏運動、飲食多肉少菜的香港人。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蔡偉樂提醒,便秘的醫學定義與一般常認知有所不同,而且依賴補充益生菌,藉以改善便秘的成效有待證實。他提醒市民年過五十應定期照大腸鏡以確保腸道健康。他又提到,肝臟健康問題不易被察覺,應留意肝酵素有否過高,及早發現肝臟以至整體健康狀況有何異樣。

便秘不止看排便次數 也要留意排便過程

經常聽聞一日排便一次才算健康,但原來這個說法並不完全正確。蔡醫生指,「從醫學角度,一日三次至一個星期三次都屬正常範圍。」要了解是否便秘,除了看排便頻率,也要留意排便過程。蔡醫生解釋,便秘的醫學定義除了包括一星期內少於三次自然排便,也要考慮以下各種情況:

  • 大便乾硬、呈顆粒狀
  • 排便後感覺未有將全部大便排出
  • 排便時感覺有阻塞而不暢順
  • 要特別用力才能排出大便
  • 需要借用手幫助排便,例如以手托住骨盆底等

 

水果引起便意因人而異 益生菌效果未完全有醫學研究證實

便秘的成因有很多種,大部分情況都與飲食和生活習慣有關,例如纖維攝取量、飲水量、運動量不足等,這些因素會影響腸道蠕動。另外,部分藥物也會產生導致便秘的副作用。纖維豐富的水果的確可促進腸道蠕動,但效果則因人而異。「有些人本身排便並不頻密,例如四至五天才一次,那麼香蕉、火龍果等水果亦未必能夠即時引起他們的便意,突然增加纖維甚至有機會令便秘惡化。」

近年大眾開始開注腸道健康,腸道微生態一詞隨處可見,有指透過補充益生菌改善腸道微生態有助解決便秘。對此蔡醫生表示,益生菌有很多種,而市面上林林總總的產品以及各式各樣的研究採用的益生菌都不同,因此難以一概而論。「總括而言,目前未有足夠醫學研究充分證實益生菌能夠有效改善便秘。」

減低照腸鏡難受程度有法 瀉水難飲可少量添加無渣果汁

事實上,大便只反映部分腸道問題,要掌握腸道整體健康,蔡醫生指俗稱「照腸鏡」的腸鏡檢查是目前最精準有效的方法。「照腸鏡能夠直接發現腸道內是否有異常情況,也可藉此取得腸道組織進行化驗。如果腸道有瘜肉,更可以順道清除。」簡單來說,診斷和治療可在腸鏡檢查期間同步進行。視乎腸道情況、瘜肉數量等因素,照腸鏡一般只需20至40分鐘。

不過,照腸鏡總是令人聯想到痛楚和不適。蔡醫生安撫指「腸鏡在腸道內移動時確實會引起不適,不過有相應的鎮靜程序,減低不適。如果有麻醉科醫生同場,可以做到深層鎮靜,達到無痛檢查的效果。」而檢查前的洗腸程序也有方法可以減低不適。「病人要在檢查前三天開始戒口,並在檢查前一晚或檢查當天早上,短時間內灌飲1至2公升,帶有金屬和塑膠味的瀉藥,的確令部分病人卻步。」不過,他提供一個秘訣,可減低灌飲過程的難受程度,「只要在瀉水中添加少量有味飲料,例如無渣果汁、茶或運動飲品,有助蓋過原先的味道。」

蔡醫生亦建議病人可事先了解檢查程序,做足心理準備,有助放鬆心情;在檢查前後安排足夠時間休息也有助減低不適。

驗血檢視肝臟健康 肝酵素有助發出警號

與腸道一樣,肝臟健康與飲食有莫大關係。然而,肝臟問題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因此需要進行驗血、超聲波造影和纖維化等檢查;當中以驗血最簡單直接,藉此可取得肝酵素、膽紅素和蛋白三項指標,有助進行基本肝臟健康評估。

蔡醫生指肝酵素更是一項重要指標,「肝出現問題沒有明顯症狀,而肝酵素卻能夠在肝臟出現問題的初期發出警號。」他解釋,當肝臟受損時,肝酵素會混入血液,因此肝酵素指數的高低可反映肝臟受損情況。「一般來說,肝酵素愈高,意味著肝臟受損的情況愈嚴重,當然也要綜合參考其他指標。」

定期檢查最重要 勿忽略幽門螺旋桿菌及肝炎測試

腸胃和肝臟初期出現問題不易察覺,在日常生活中又可如何持續保持內臟的健康呢?蔡醫生指,除了老生常談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也要注意飲酒量等;而定期檢查也十分重要。「腸道方面,50歲以上屬高風險人士,應定期照腸鏡,減低患上大腸癌風險。如果家族有腸癌病史,更應提早做檢查。」

此外,有醫學研究發現香港位處的南中國地區,有一半人口的胃內有幽門螺旋桿菌,因此他也建議大眾進行幽門螺旋桿菌測試,降低罹患胃潰瘍和胃癌等疾病的風險。「幽門螺旋桿菌測試通常是吹氣檢查,過程相當簡單。」

肝臟方面,他指首要是檢查自己是否乙型或丙型肝炎帶菌者,並盡早接種疫苗保護肝臟免受甲型和乙型病毒感染;其次也是定期檢查。「一般人士通常只需進行驗血,而三高、糖尿人士則應進一步做纖維化檢查,加強監察肝臟情況;乙型肝炎帶菌者則建議至少每半年照超聲波一次。」

網頁連結: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801786